講者介紹
會議時間:
會場地點:305

【學歷】
1991年3月 日本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工學碩士
【經歷】
1991年4月 入職日本大阪市港灣局擔任職員
2011年4月 大阪市港灣局策劃部經理
2016年4月 阪神國際港灣株式會社管理處長(自大阪市借調)
2019年4月 大阪市計畫調整局交通政策處處長
2019年6月 大阪市港灣局企劃建設處處長
2020年10月 大阪港灣局企劃建設處處長
2022年4月 大阪港灣局局長
大阪港的智慧港口計畫

【學歷】
英國愛丁堡大學防火工程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東方設計大學校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務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產學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研發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總務長
社團法人防火材料協會理事長
美國消防工程師學會台灣分會理事長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技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經濟部標檢局土木工程及建築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考試院考選部典試委員
考試院考選部審查委員
考試院考選部命題兼閱卷委員
社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學會理監事會理事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防火門商品驗證技術暨公正性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委員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建築物防火避難安全審查評定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防火標章審查委員會委員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
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經濟學碩士
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經濟學博士班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經濟系博士班研究
證券投資分析師考試合格
【經歷】
-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2020)
-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2018 ~2020)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6~2018) 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2015~2016)
-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2012~2015)
- 花旗(台灣)銀行財務處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2002~2012)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2011)
-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助理研究員(1998~2002)
- 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經濟系助教(1989~1990)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研究助理(1987~1988)

專長
海洋與海岸規劃管理、綠色港市、氣候變遷海岸調適
【學歷】
2003-2006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博士
1998-200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建築碩士
1992-1996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海洋資源雙學士
【經歷】
09/2018 - 07/2022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副院長/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03/2018 - 07/2018 國立中山大學 教務長
12/2015 - 12/2016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01/2016 - 12/2018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03/2016 - 12/2016 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小組委員
01/2013 - 12/2015 內政部國家重要濕地諮詢小組委員
智慧與永續並行的港埠發展

黃中于博士,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南加大衛星通訊博士,早年在美國馬里蘭州ComSat Labs任職,精研衛星通訊技術,1999年進入華碩集團,創立網通產品事業處;2008年跟隨集團改組進入和碩,擔任第六事業處總經理,2016年憑藉其豐富的管理經驗及專業技術能力,擔任和碩技術長一職至今。帶領研發團隊致力於5G、AI、AR/VR、電動車、雲端邊緣運算等創新技術研發以及資訊、消費性電子、通訊、車用電子、醫療產品等不同領域之電子產品研發設計。

張嘉淵博士(Ted Chang)為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CTO, VP & GM)、廣達研究院(QRI)院長,負責廣達前瞻產品研發、未來科技策略及全球研發合作。並帶領廣達 BU12 事業部,主導智慧物聯網(AIoT)、智慧醫療及智慧農業等新事業。張博士於 2019 年接受總統任命為亞太經濟合作企業資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之國家代表,並應邀擔任ABAC數位工作小組(Digital Working Group)共同主席(2022),ABAC 支持新興科技任務小組共同召集人(2021);兼任國立臺灣大學電資學院網路多媒體研究所客座教授(202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合聘教授(2019~)、國立成功大學電資學院客座教授(2021~)、亞洲大學電資學院兼任講座教授(2021~)、時代基金會(Epoch Foundation)董事、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明道文教基金會董事、中華醫藥促進基金會董事、陽明交大思源基金會董事。
張博士於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完成所有高等教育。張博士現今的研究興趣在【軟硬整合之虛實應用】:結合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演算法(Algorithm Synthesis)、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及智慧物聯網(AIoT)之人本創新應應用(Innovative Human Centric Service)。

【學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博士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工程技術大學畢業
【經歷】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副處長
經濟部工業局組長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73)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系學士(70)
【主要經歷】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 (105.8~105.10)
交通部航港局局長(102.3~105.8)
交通部航政司司長(99.7~102.3)
交通部路政司司長(97.7~99.7)
臺中市政府交通處處長(97.1~97.7)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局長(95.1~97.1)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副總工程司(94.8~95.1)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組長(88.6~94.8)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總工程司(86.7~88.6)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所學士/碩士
【經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科技發展處處長(現任)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所教授(現任)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官股董事/營運委員
中華航運學會/臺灣港埠協會理事
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歷任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副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歷年來督導各港口重大建設,為港口建設重要推手!自2022年1月始接任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致力於提升高雄港貨櫃量及優化港埠營運環境,推動各項重大工程、獎勵措施、港口智慧化等業務,積極帶領高雄港務分公司走向國際化及永續發展之目標。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研究所交通組碩士
【工作經歷】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 106.07~
交通部參事105.2~106.07
行政院簡任秘書(交通部借調)104.3~105.2
交通部航港局港務組組長103.9~104.2
交通部航港局企劃組組長102.9~103.9
行政院參議(交通部借調)102.2~102.9
交通部部長室簡任技正99.10~102.2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簡任技正99.4~99.9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簡任研究員、研究員90.1~99.3

【學歷】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管系畢
【經歷】
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董事長
長榮國際公司對外投資室協理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資訊組碩士
【相關經歷】
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策略長
Tradeglobal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董事
修平科大資網系系主任
台中縣政府資訊室主任
資策會系統處副工程師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造船學系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造船工程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
【主要經歷】
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執行長
臺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理事長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監事
國科會海工學門計畫審查委員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能源委員會委員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認證委員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73)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系學士(70)
【主要經歷】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 (105.8~105.10)
交通部航港局局長(102.3~105.8)
交通部航政司司長(99.7~102.3)
交通部路政司司長(97.7~99.7)
臺中市政府交通處處長(97.1~97.7)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局長(95.1~97.1)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副總工程司(94.8~95.1)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組長(88.6~94.8)
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總工程司(86.7~88.6)

王穆衡主任20餘年公職生涯,專精大眾運輸與智慧運輸研究,參與我國智慧運輸發展歷程多項里程碑,提升公路運輸、改善偏鄉交通、導入智慧運用。目前負責跨部會推動國家無人載具、物聯網、5G、智慧城鄉等技術研發、應用推廣。

郭水義是中華電信首位財會專長的總經理,自2001年從勤業管理顧問公司進入中華電信,由經營規劃處、投資事業處、會計處一路晉升為投資長及財務長,對轉投資公司經營及績效管理有豐富經驗,主導過神腦、KKBOX、愛爾達、中華精測、是方電訊及勤崴科技等中華電信重要的轉投資案。目前帶領中華電信在5G時代「廣結盟」,創造共贏的5G生態系。

井琪(Chee Ching)博士於2018年9月加入遠傳電信,先擔任首席轉型長一職,並於2019年1月起接任遠傳電信總經理。加入遠傳電信前,井琪博士擁有AT&T網路運營及資訊科技管理長達23年的經驗,專精網路運營及規劃,工序工程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等領域。並因其傑出的表現於2018年獲頒「美國亞裔50傑出企業家」。
井總經理帶領遠傳電信團隊從傳統電信業者轉型為科技服務公司,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能力提供消費者數位服務和企業資通訊的解決方案;並且加強開放溝通、透明度和關懷,大幅提升了員工的向心力,全公司目標一致加入轉型,帶動遠傳在新經濟的快速成長,在2020疫情期間成功推出5G服務,啟動台灣5G遠距診療服務和第一座5G智慧工廠並推出「遠傳心生活」提供多項便利數位服務和用戶獨享之回饋機制。
井總經理於2021年先後獲頒亞洲金融(Finance Asia)與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最佳執行長」及中文版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ese Edition)首屆鼎革獎之「數位轉型領袖獎」。同年九月遠傳5G獲Opensignal 認證為2021上半年網速和影音體驗之世界第一。

【學歷】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
日本神戶商船大學院特別聽講生
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SOLE-DSL
【經歷】
奧迪福斯 福斯集團售後服務處車輛管理經理 台灣VPC多品牌整合建置
華創車電 新車物流PM七等工程師2013華創楷模
裕隆汽車 物流工程師 物流平台管理
南亞科技 進料品質管理資深工程師3A廠70奈米 IQC SOP建置
陽明海運 船副(貨櫃船)

劉德添資深協理在通訊產業擁有34年的資歷,先後任職於台灣國際標準電子公司及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要職,現任負責亞太電信固網語音、數據網路、行動網路、ISP 網路、IDC機房等規劃、建置、維運管理及物聯網產品服務等業務,劉資深協理的專長為企業產品規劃、5G 專網應用、智慧城市應用、智慧創新應用、物聯網應用。

現任《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從事新聞工作超過20年,2014年擔任天下雜誌總編輯以來,天下雜誌榮獲國內外超過30座以上新聞獎項。包括金鼎獎、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APA亞洲出版大獎等重要獎項,並且帶領團隊,致力於媒體數位轉型,積極發揮媒體影響力。畢業於東吳社會系、社會學研究所、台大EMBA商學組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所訪問學人。2000年擔任天下集團《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創刊總編輯,為期六年。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化大學造園暨景觀學系
基隆高中
【經歷】
基隆市第17、18屆市長
民進黨代理黨主席
行政院參議
總統府專門委員
基隆城市轉型與治理經驗

【學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
【經歷】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局長
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局長
高雄縣政府水利處處長
高雄縣政府水利局局長
臺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察人
臺灣航港發展政策和城市的關係

【學歷】
美國密蘇里Fontbonne大學MBA
【經歷】
萬通人力集團總經理、執行長
臺灣發展遊艇觀光產業的契機與限制

Gunter Pauli於 1994 年與聯合國合作,創立「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倡導「用你已有的」的理念,並著有《藍色經濟》一書,該書業經翻譯超過50種語言。
海運業的突破性創新:運用數據耕耘將航運碳中和化

【學歷】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預防醫學碩士
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行政院副院長
總統府副秘書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
立法委員
高雄如何以5G、AIoT 智慧科技帶動城市和產業轉型

研究專長
海岸水動力計算與實驗
海岸工程與環境
海岸開發與保育
海洋能開發技術
人工智慧之工程應用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工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主任秘書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英國工程與科技學會會士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會士
台灣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海洋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海洋產業聯合會理事
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理事
國際海洋與氣候期刊副主編
國際海域及極地工程學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程師學會台中分會理事長
科技部工程司海洋工程學門審議委員
科技部工程司海洋工程學門複審委員
國立中興大學教授會理事
教育部卓越研究計畫「斜坡上非線性波浪特性傳動之研究」共同主持人
海洋工程學刊總編輯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
第19,27,31,37屆海洋工程研討會主任委員
興大工程學刊執行常務編輯
考試院國家考試典試委員,命題委員,閱卷委員
國立中興大學中心校友主任
國立中興大學生涯發展中心主任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常務編輯
教育部公共工程施工品質評鑑小組委員
交通部港灣構造物設計基準編審委員

專長
波浪理論、海岸工程、流體力學、應用數學
【學歷】
1986/10~1987/07, 國立馬賽大學海洋亂流力學及統計研究所進修研究
1981/09~1983/12,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1978/09~1980/06,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
1974/10~1978/06, 省立海洋學院海洋學系學士
【經歷】
2020/8-2023/7,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講座教授
2019/8~2020/7, 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
2018/4~2019/4, 行政院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6/08~2018/4, 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
2011/02~2016/07, 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所長
海洋能源-臺灣海洋能發電近況與展望
2017年擔任俄羅斯「國際事務政策委員會」(RIAC)國家科學院國際專家顧問
2017年獲台灣海洋工程學會 海洋工程傑出貢獻獎

陳建宏博士現任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同時擔任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理事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延平水下科技中心主任。
陳博士於1990取得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博士學位,嗣後即加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學術上歷任副教授、教授,行政上兼任過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2020年借調國家海洋研究院,擔任副院長,並於2022年任院長。
陳博士的學術專長為計算船舶流體力學與海洋能源。過去數年曾參與多項重要的整合型計畫,包括科技發展與人才培育領域。他也活躍於國際學術網絡,擔任海洋能源、船用流體力學、一般流體力學領域國際研討會委員,也曾舉辦多個國際研討會,聲譽甚佳。
台灣黑潮發電的現況與展望

邱逢琛博士於2019年7月在經歷35年教職生涯後,從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職退休。目前他專任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董事長職務,並為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
邱博士先後取得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士、造船工程碩士學位,並於1984年取得東京大學船舶工學博士學位。他專注的研究領域包含船舶運動操縱、水下載具動力學、水下技術及海洋再生能源。邱博士曾榮獲國科會(現名科技部)頒發的研究傑出獎、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頒授的工程獎章,並曾擔任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理事長、科技部工程司海洋工程學門召集人。於2015~2017三年期間,邱博士結合跨校產學研團隊,主持第二期能源國家型計劃進行浮游式黑潮發電渦輪機關鍵技術研發。
臺灣黑潮發電的機會與挑戰

郭振華教授自1992年起在臺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系建立水下載具實驗室,研製自主式水下載具系統。1998年至2012年合聘任國研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勘探技術組長,專注於深海科學用遙控式載具研發。2019 年至2022年擔任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專任委員,主持海事安全調查與智慧船舶風險評估。曾共同舉辦 2004 年 IEEE 水下技術研討會和 2014 年台北 MTS/IEEE OCEANS 會議。 2015年起,參與研製0.5MW浮游式黑潮洋流發電機設計,2019年起,擔任黑潮洋流發電機製作與實海測試之計畫主持人。他的研究興趣是仿生水下機器人導航與控制、自主海洋載具系統設計、洋流發電裝置設計、無人海洋運輸載具等。
洋流發電機避颱策略

楊瑞源博士現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水利與海洋工程系副教授,亦為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督導,並擔任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其研究領域含括海岸與海洋工程、海洋能源(波浪能、黑潮發電)、海洋環境科學(內波、鹽指法)、流體動力學穩定性(Langmuir 環流)、海上箱網與離岸風機之結構等方面。迄今為止,已發表之國內外論文達240餘篇、與80多篇技術研究報告。
海洋能源─台灣海洋能發電近況與展望
海洋能源是目前具有零碳排優點的重要再生能源技術之一,以往海洋能源的開發曾一度達到高峰,乃在經歷一段技術重整的階段後,目前國際上各個國家已逐漸摸索出適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路線,如:英國的波浪及海流發電、法國的潮汐發電、韓國的潮汐及潮流發電,與日本發展之溫差發電等等。
而隨著與氫能及燃料電池之整合應用的推波助瀾下,未來勢必推動海洋能源的發展進入另一個高峰。以海洋立國的台灣,海洋能源蘊藏豐富,更應積極投身致力於海洋能源產學研合作的洪流中,以迎接海洋能源經濟新時代的來臨。

Henry Jeffrey是海洋能源規劃、行動方案與戰略等方面的專家,近期統籌歐盟資助的DTOcean專案,並擔任英國 ORE SuperGen(海上再生能源)專案共同負責人,同時帶領愛丁堡大學能源系統研究所的政策與創新小組。Henry 擔任歐洲能源研究聯盟(EERA)海洋能源聯合計劃(JP)之主席,並且與為數眾多的歐洲海洋能源專案進行合作。自2017年至2021年,擔任國際能源署(IEA)海洋能源系統(OES)計畫之主席,OES是一個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政策小組,負責在海洋能源方面支援跨國、跨組織之專業合作及交流活動。
海洋能源:它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發展它?

許泰文教授於1990年取得博士學位,畢業於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並曾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機械流力實驗室及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及擔任訪問學者,現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河海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及國立成功大學水利與海洋工程系的名譽講座教授,且擔任台灣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及中華民國海洋與水下技術協會理事長。
許教授的學術專長是「工程數學」、「流體力學」、「海岸開發與保育」、「波浪理論」、「近岸水動力學」、「海洋工程」及「離岸風電與海洋能」。曾榮獲科技部三次傑出獎(2005;2011;2014)、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2010)、中華民國水利貢獻獎-大禹獎(2016)及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孫方鐸教授力學獎章」(2020)等最高榮譽。

【教育】
1986 Sept-1990 June
1990 Sept-1992 June
1992 Sept-1997 Dec 中國文化大學海洋學系生物組 (學士)
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碩士)
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博士)
【經歷】
2015 Dec- now 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2011 Oct-2015 Nov 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2007 Sept-2011 Sep 助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2003 Sept-2007 Aug 研究助技師,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研究興趣】
抗菌胜肽
抗菌肽之免疫調控
抗菌肽在醫學與水產養殖上之研發
魚類分子生物學
海洋生物技術
臺灣前緣海洋生物技術與深層海水應用研究
2011, 2012, 2019, 2020, 2021 年度國家新創獎
2011年楊祥發院士傑出農業科學年輕學者獎
2013年,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潛力新秀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抗微生物胜肽與海洋生物技術實驗室 (中大型螢光觀賞魚之開發)
2013年台北生技獎,產學合作獎,銀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中大型螢光觀賞魚之開發)
2013年臺灣登豐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 (中大型螢光觀賞魚之開發)
2014年,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潛力新秀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抗微生物胜肽與海洋生物技術實驗室 (抗菌肽(epinecidin-1)於畜產生物陰道炎治療之研發應用)
2014年6月4日科技部主動召開新聞記者會介紹"中大型螢光觀賞魚之開發 "2019年國家新創精進獎 (基因轉殖中型螢光觀賞魚之研發)
2020 科技大觀園,《水族新寵 螢光魚》影片
2020,科技部未來科技獎
Dec 2020 ~ Dec 2022,理事長,臺灣海洋生物技術學會

學術專長
海洋化學、海洋碳循環、海洋放射性化學、海洋環境有機化學、生態養殖、浮游動植物
【學歷】
1994/08-1999/06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博士
1992/09-1993/06, 臺灣大學,海洋學系,碩士
【經歷】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院 院長 2020/8~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院 副院長 2017/10~2020/8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系 特聘教授 2016/08~
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科學系 教授 2011/08~2016/07
台灣海洋中心 副主任 2013/04~2014/07
台灣海洋大學 教授 2010/08~2011/07
台灣海洋大學 副教授 2006/02~2010/07
美國德州農大 副研究員 2005/01~2006/01
美國德州農大 助研究員 2002/02~2004/12
美國德州農大 博士後 1999/08~2002/01
碳鎖-企業淨零碳排
98 年度 國立海洋大學 學術優良教師
103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學術研究優良教師
104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學術研究優良教師
104 年度 科技部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103 年度研究創作獎
105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產學激勵」新秀類獎勵
105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類)
105 年度 TAO -2012-2016 Most Cited Article Award
105 年度 科技部 傑出研究獎
106-108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類)
109-111 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 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類)

黃俊揚博士自2018年以來隸屬於海洋政策研究所。專業領域為GTAP模型等一般均衡分析的政策模擬。黃博士負責藍色經濟項目的經濟分析、海洋未來的創造性研究,包括藍色金融和經濟、科學、技術和創新政策評估以及災害風險管理, 包括聯合國永續續藍色經濟金融倡議和亞洲開發銀行海洋融資倡議。黃博士的研究領域旨在聯結海洋研究及社會系統,包括綠能、深層海水、全球供應鏈、環保航運和氫能社會。黃博士曾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和科技創新政策(SciREX)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他同時也於東洋大學經濟學院負責海洋與災害經濟學、亞洲經濟發展統合以及政策分析的特別經濟研討會。他於GRIPS獲得公共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為日本海洋政策學會、日本經濟學會和日本城郭協會的會員。
深層海水、藍色經濟以及海洋的數位轉型

從事水科技研發及推廣運用服務工作近四十年。曾任職工業技術研究院擔任水海資源技術組長,及水利產業技術組組長,深層海水科技發展中心執行長。轉入業界任泓發樂活氏水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現任董事。現任台灣區省水器材研發暨推廣協會理事長,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也是現任台灣深層海水發展協會理事長。
日本深層海水科技與智慧發展

李國添,現任臺海大環漁系講座教授、石延平教授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常務監事、基隆市文化基金會董事、台灣水產協會常務理事。獲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1985),專長漁業科學、水產音響學、海洋漁場學、環境生態資源學。曾先後擔任臺海大環漁系教授、主任、所長、臺海大校長、副校長、教務長、研發長、總務長、臺灣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海洋組召集人)、臺灣水產學會理事長。
日本深層海水科技與智慧發展